相關的專業人員,那麼他沒有秉持科學精神。我們人體上還能找到類似的名稱嗎?一時好像並不那麼容易。vaginalmembrane(陰道膜)這種叫法就比較符合專業規則。當然,處女膜又並不屬於陰道。它位於陰道口外緣,隻是可能遮蓋瞭後邊的陰道口。
維基百科的準確表述是,“處女膜形成瞭女陰的一部分,或者說是外陰”。如果比擬的話,它就像嘴唇之於口腔的情況。所以實際上處女膜並未養在深閨,翻開陰唇就可以看到它。
所以,準確的稱呼應當是“外陰膜”。“處女膜”給人一種模糊的暗示。就是說,它與性交有關進而與陰道相關。它的存在仿佛天然的具有某種“性交”屬性。不過除瞭專指陰道,英語的vagina還可以泛指女陰。但是,這仍然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叫法。所以,現在的解剖學應該改變這一稱呼。這個稱呼本身一直在制造某種神話。我們接受這個詞語的同時一並接受瞭某種觀念。
處女膜名稱的不恰當還包括“膜”。由於觀念的原因,即使是性教育也對女陰有所回避。處女膜真實圖像的展示則更是一個難事。但是,文字或示意圖到底是“虛”的東西。它們有意無意地誤導著人們,甚至是成為某種觀念的幫兇。
“膜”是哪樣的一種東西?比如心包膜,沒有見這種膜的就隻能瞎想瞭。現代生活中,人們很容易把處女膜聯想為保鮮膜或塑料薄膜。特別是,幾乎所有的處女膜示意圖就是薄膜的直觀印象。這種示意的確是出自科學需要,但卻鞏固瞭一個神話。
當一個神話以科學的面目出現,它就具有更大的欺騙性。對於處女膜,“處女”二字暗示它的功能與處女有關。一個“膜”則加強瞭這種功能的認識。試想陰道內隔著一張薄膜,那是多麼鮮明的測試意味啊。造物用它來測試並標志童貞。但是,如果它隻是某種肉狀突起,這種驗證意味就幾乎要消失。如果比擬的話,處女膜就像口腔後部的那個小舌頭。深喉式的口交恐怕也會摩擦這個小舌頭。但是,你不會認為它也具有某種天生的驗證作用。更何況,陰道本身也並不平滑,而是一道道一棱棱的褶皺。